怎样在前端项目中使用MySQL模块操作数据库?
时间:2025-11-05 11:17:38 出处:IT科技类资讯阅读(143)
要想在项目中操作数据库,样前 首先要安装操作 MySQL 数据库的端项第三方模块(mysql), 借助mysql 模块连接到 MySQL 数据库,目中L模 执行 SQL 语句,使用具体的块操流程如下图所示。

安装与配置 mysql 模块
1. 安装 mysql 模块mysql 模块是作数托管于 npm 上的第三方模块。它提供了在 Node.js 项目中连接和操作 MySQL 数据库的据库能力。 想要在项目中使用它,样前需要先运行如下命令,端项将 mysql 安装为项目的目中L模依赖包:
复制npm install mysql1. 2. 配置 mysql 模块在使用 mysql 模块操作 MySQL 数据库之前,必须先对 mysql 模块进行必要的使用配置,主要的块操配置步骤如下:
复制// 1.导入mysq1模块 const mysql = require(mysql) // 2.建立与 MySQL数据库的连接 const db = mysql.createPool({ host: 127.0.0.1, //数据库的IP地址 user: root, //登录数据库的账号 password:‘admin123, //登录数据库的作数密码 database:‘my_db_01 //指定要操作哪个数据库 })1.2.3.4.5.6.7.8.9. 3. 测试 mysql 模块能否正常工作调用 db.query() 函数,指定要执行的据库 SQL 语句,通过回调函数拿到执行的样前结果:
复制//检测mysq1模块能否正常工作 db.query(SELECT 1, (err, results) => { if (err) return console.log(err.message) //只要能打印出[RowDataPacket{1:1}]的结果,就证明数据库连接正常 console.log(results) })1.2.3.4.5.6.使用 mysql 模块操作 MySQL 数据库
1. 查询数据查询 users 表中所有的数据
复制//查询users表中所有的用户数据 db.query(SELECT * FROM users, (err, results) => { //查询失败 if (err) return console.log(err.message) //查询成功 console.log(results) })1.2.3.4.5.6.7. 2. 插入数据向 users 表中新增数据, 其中 username 为 Spider-Man,站群服务器password 为 pcc321。示例代码如下:
复制// 1. 要插入到users表中的数据对象 const user = { username: Spider-Man, password: pcc321 } // 2. 待执行的 SQL 语句,其中英文的? 表示占位符 const sqlStr = INSERT INTO users (username, password) VALUES (?, ?) // 3. 使用数组的形式,依次为?占位符指定具体的值 db.query(sqlStr, [user.username, user.password], (err, results) =» { if(err)return console.log(err.message)//失败 if(results.affectedRows=== 1) { console.log(插入数据成功) } // 成功 })1.2.3.4.5.6.7.8.9. 3. 插入数据的便捷方式向表中新增数据时,如果数据对象的每个属性和数据表的字段一一对应,则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快速插入数据:
复制// 1. 要插入到users表中的数据对象 const (vser = { username: Spider-Man2, password: pcc4321} // 2. 待执行的SQL语句,其中英文的?表示占位符 const sqlStr = INSERT INTO users SET ? // 3. 直接将数据对象当作占位符的值 db.query(sqlStr, user, (err, results) => { if(err)return console.log(err.message)//失败 if(results.affectedRows===1){console.log(插入数据成功)}//成功 })1.2.3.4.5.6.7.8.9. 4. 更新数据可以通过如下方式,更新表中的数据:
复制// 1.要更新的数据对象 const user = { id: 7, username: aaa, password: 000 } // 2.要执行的SQL 语句 const sqlStr = UPDATE users SET username=?, password=? WHERE id=? // 3.调用db.query()执行 SQL 语句的同时,使用数组依次为占位符指定具体的值 db.query(sqlStr, [user.username, user.password, user.id], (err, results) => { if(err)return console.log(err.message) // 失败 if(results.affectedRows===1){console.log(更新数据成功!)}//成功 })1.2.3.4.5.6.7.8.9. 5. 更新数据的便捷方式更新表数据时,如果数据对象的每个属性和数据表的字段一一对应,则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快速更新表数据:
复制// 1. 要更新的数据对象 const user = { id: 7, username: aaaa, password: 0000 } // 2. 要执行的免费源码下载 SQL 语句 const sqlStr = UPDATE users SET ? WHERE id=? // 3. 调用db.query()执行 SQL 语句的同时,使用数组依次为占位符指定具体的值 db.query(sqlStr,[user,user.id],(err,results) =>{ if(err)return console.log(err.message)//失败 if(results.affectedRows === 1) {console.log(更新数据成功!)} //成功 })1.2.3.4.5.6.7.8.9. 6. 删除数据在删除数据时,推荐根据 id 这样的唯一标识,来删除对应的数据。示例如下:
复制// 1.要执行的 SQL 语句 const sqlStr = DELETE FROM users WHERE id=? // 2.调用 db.query()执行 SQL语句的同时,为占位符指定具体的值 // 注意:如果SQL语句中有多个占位符,则必须使用数组为每个占位符指定具体的值 // 如果SQL语句中只有一个占位符,则可以省略数组 db.query(sqlStr, 7, (err, results) => { if(err)return console.log(err.message)//失败 if(results.affectedRows ===1){console.log(删除数据成功!‘)}//成功 })1.2.3.4.5.6.7.8.9. 7. 标记删除使用 DELETE 语句,会把真正的把数据从表中删除掉。为了保险起见,推荐使用标记删除的形式,来模拟删除的动作。
所谓的标记删除,就是在表中设置类似于 status 这样的状态字段,来标记当前这条数据是否被删除。
当用户执行了删除的动作时,我们并没有执行 DELETE 语句把数据删除掉,亿华云而是执行了 UPDATE 语句,将这条数据对应的 status 字段标记为删除即可。
复制//标记删除:使用 UPDATE 语句替代 DELETE语句;只更新数据的状态,并没有真正删除 db.query(UPDATE USERS SET status=1 WHERE id=?, 6, (err, results) =>( if(err)return console.log(err.message)//失败 if(results.affectedRows === 1){console.log(删除数据成功!)}//成功 })1.2.3.4.5.猜你喜欢
- Linux发行版本之一Ubuntu 14.10幸运地赶上了Linux内核更新,新内核版本号为3.16.4。根据Ubuntu开发人员的邮件显示,10月9日是14.10内核的冻结日期,那就意味着Linux内核3.16.4将是Ubuntu 14.10的最终核心。毕竟内核更新几乎没有什么规律可言,而且内核需要完成大量的测试后才可以推出。Ubuntu是Linux发行版本之一,使用范围很广泛,一直保持着每6个月一次的更新频率,最新的Ubuntu 14.10 Utopic Unicorn将于10月23日推出。采用新版内核的Ubuntu 14.10 值得期待。谢谢阅读,希望能帮到大家,请继续关注脚本之家,我们会努力分享更多优秀的文章。
- 黑客利用 PHP 严重漏洞部署 Quasar RAT 和 XMRig 挖矿软件
- DeepSeek被“越狱”,可开发间谍软件
-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的未来展望
- Ubuntu 的笔记本来到一个局域网里,插上网线,网线指示灯亮,但是连不上网,点击网络连接图标,显示“网络未托管”。突然想起这台笔记本前阵子设置过 PPPOE(有线宽带虚拟拨号),于是进行了一番设置改动,最终解决了问题。1、Ubuntu 的笔记本来到一个局域网里,有点认生。插上网线,网线指示灯亮,但是连不上网,点击网络连接图标,显示“网络未托管”。突然想起这台笔记本前阵子设置过 PPPOE(有线宽带虚拟拨号),怀疑是它的原因。2、按 Ctrl + Alt + t,调出终端。3、键入命令:cd /etc/network,转入 /etc/network 这个目录,它里面有个文件叫 interfaces。4、然后键入命令:sudo gedit interfaces,意思是调用 gedit 文本编辑器,并打开 interfaces 这个文件。这个文件的最后一行是:iface eth0 inet manual,意思是,eth0 这个网络界面(个人电脑上,eth0 一般指的就是唯一的一个网线接口),需要手动设置网络。5、但是,当前的这个局域网,明显是 DHCP 网络,也就是接入的电脑需要“自动获取网络”地址。我们在这行字符前面加个英文的“#”,“注释”掉这一行,意思是不要手动设置网络了,而是转为自动设置。注意一定是英文的“#”,否则输入中文的话,就起不到“注释”的作用了。6、保存文件、关闭 gedit 文本编辑器,回到终端,键入命令:sudo service network-manager restart,意思是重新启动网络管理服务。按下回车,网络立刻连接。以后离开这个局域网,需要重新使用虚拟拨号时,只要按照第 4、5 步骤的方法,把加上的那个“#”去掉,然后再重启网络管理服务,就行了。
- 介绍一种新的资源控制管理器:SCM-Manager
- 深入剖析SQL死锁-两条SQL之间的死锁原因
- 物联网数据库 IoTDB —— 从协议到数据
- 以波导仿苹果手机的性能和体验如何?(了解波导仿苹果手机的特点和用户反馈)